发展战略与考核部
高教前沿
SANQUAN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教前沿
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布局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7      浏览次数:154

       摘:专业集群作为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成为当前越来越多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基于常熟理工学院专业集群建设萌芽、培育、深化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应用专业集群建设要自觉做好顶层设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建立行业学院运行机制。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集群;转型发展;学科专业一体化;行业学院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视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矛盾,而高等教育新生态也警示地方高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这样,基于现代产业集聚发展之势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之要,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专业集群是高校现代治理体系中一种专业结构形态,自2015年国家正式实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之后,其在应用本科教育范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受到越来越多地方高校管理者与学者的关注。作为一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生的地方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自升本以来,自觉做好专业集群的顶层设计,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以行业学院模式创新专业集群运作机制体制,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

一、专业集群: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矛盾之困

进入“十三五”发展新时期,结构调整成为质量提升主题下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历史特征。结构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专业结构作为高等教育结构宏观分类形式之一与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等诸多外部因素相互联系。经济层面,当经济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时,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随即改变。在开放竞争状态下,通过市场对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社会就业结构重新布局。就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素质人力资源重要供给的高等教育重新调适人才培养结构,并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具体显现。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专业结构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产能不足与部分同质化严重的传统专业供给过剩共现,劳动力现有知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新工作岗位需要。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背后蕴含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社会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就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存在偏差,一方面,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巨变生成外部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前期规模快速扩张,专业内涵建设不足,发展过程中积累大量“尚未消化”内部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正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改革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二)高等教育新生态内涵建设之需

首先,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或者更高水平,高等教育将实现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跨越。伴随规模的长期快速扩张,高等教育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目前我国学龄人口已处于下降趋势),教育供求关系即将发生深刻改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问责从政府问责发展为社会问责,信任危机下民众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诉求从入学机会转换为教育过程和结果。紧迫的生存形势迫使高校加速回应社会、家长及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盼,强化内涵建设。其次,据相关报道,2017年全国共有22个地区合并高考录取分数线。新的录取制度下所有专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优质生源,“好学校差专业”的保护伞随即打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第一要务,专业建设是高校生存之基。“专业为王”时代已经来临,高校专业建设的警钟已经敲响,应用型高校的形势尤其严峻,专业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成为地方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再次,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要求高。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国别研究表明,为实体经济振兴提供强力人力资源支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成本要远高于其他类型。但如今转型发展的配套政策尚未充分落实,地方本科高校经费来源仍旧相对单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成本与教育资源拮据形成落差,地方本科高校急需探寻一种资源整合、共享开放的人才培养平台。在专业质量为核心的忧患意识下,地方本科高校积极促进教育资源向优势专业集聚,以集群思维整体布局专业结构体系,这成为高校新时期专业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专业集群的基本功能正好回应了新时期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通过一定数量内在关联的专业按照特定规则集聚,打破传统单一专业单兵作战,强化专业间联系,变小帆板于大舰艇,实现要素聚集和资源共享,发挥集聚效应,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三)现代产业集聚式发展之势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基本职责和使命,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状态是地方本科高校专业结构布局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基于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产业集聚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不同程度纳入各地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现代产业集聚式发展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教育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具化新要求。在专业结构形态上,针对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结构形态和劳动力需求特点,打破专业间单打独斗,根据产业链条岗位需求,组建相互关联、有机聚合的专业集群,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对接,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应对现代产业集群跨领域技术交叉融合与产业链环节高度关联的特点,要求增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和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需求的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求以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政校行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深度合作机制,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进步紧密融合,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实施专业集群的专业建设策略是产业集聚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呼应了现代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顺应了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的现实需求,回应了深度参与产业集群内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社会服务与发挥地方智库功能的社会期盼,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要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首先,从人才培养基本职能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当前“人才培养结构与质量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是国家实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缘由,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变是应用型转变的根本。高校人才培养结构通过专业结构具体显现,某种程度上,高校专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直接映射着人才培养结构的质量诉求。构建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结构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从转型发展基本路径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的基本战略,但长时间以来因缺乏合适的体制机制高校一直处于“单相思”,转型发展难以向纵深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产教双方密切协同,互利共赢。于行业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供给更符合需求的人力资源及产业技术创新,形成价值增长是其基本现实考量。因此,提升高校自身的服务能力,为行业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要求转型发展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式,从原本规模增长的“全而弱”转变为结构提升的“精而强”,聚焦到某几个主要的核心领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具体环节),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形成优势资源集聚效应,这既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创新对高素质应用人才需求的外在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提升学科专业价值创造和服务创新能力,形成自身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高校现代治理体系中专业结构一种组织形式,专业集群适切回应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了竞争日益激烈的高教生态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策略,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应然之选。

二、常熟理工学院专业集群探索与实践

常熟理工学院是2004年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苏州市)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立足苏南,面向江苏及周边省市。长期以来,学校以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一)萌芽阶段:六大专业群的提出(1998—2004年)

早在1998年11月,常熟市人民政府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签署《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市共建常熟高专协议的备忘录》就提出:“常熟市政府支持常熟高专在‘十五’期间,……实现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由传统学科为主到应用学科为主的转变,……实现教师教育、技术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协调发展,……依托现有专业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形成信息技术、光电技术、机电技术、农业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六大专业群。”2001年,《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十五”发展规划》提出形成信息技术、机电技术、生化技术、管理技术、人口技术、人文专业、外语专业、教育专业等应用技术教育专业群。此时正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与实践的萌芽阶段,常熟高专阶段的专业群表述与常熟地区产业发展和当时专科专业发展状况相适应。2004年,根据服务区域主导产业的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办学基础,以及与苏州大学等区域内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考量,《常熟理工学院2003—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通过改造、申报、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机电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和材料工程六大专业群。”至此,常熟理工学院应用专业群改革设想正式提出。

2004年,教师教育共有12个本科专业,占据绝对主体位置。在教师教育专业群外,常熟理工学院构建六大应用专业群呼应学校师范向理工首次转型发展,是专业结构调整层面具体行动计划。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2002年,学校、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等在筹办常熟理工学院的多种历史材料时提及当时苏州产业及人才需求:“苏州正处于当今中国最活跃的两条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的黄金交汇处,……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环太湖旅游业等,以及建成国际新兴科技城市……”“预计‘十五’期间需净增人才11.4万人,缺口11万,对理工科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自动控制、通信等专业需大量补充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理工类等应用型人才需求快速增长;同时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苏南及周边地区各阶段教育生源数量逐渐减少,师范毕业生需求处于饱和状态。其次,从原有本专科专业基础看,随着常熟职业大学、江苏省人口学校的并入,常熟理工学院除了原有苏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外,已有一定的应用性专业基础。据校史记载,至2004年升本前,共有14个本科专业,应用类专科专业23个。再次,从师资队伍结构看,随着学校招生数量增加、办学层次提升,学校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规模较大发展同时,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理工学院专业师资队伍的架构。最后,从学科发展看,在升本之初学校随即明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结合,在抓专业建设的同时带动学科建设的思路。通过制定学科与专业建设规划,2004年明确了理论物理、植物学等4个重点建设学科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材料化学等4个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新增了行政管理学、物理电子学等4个重点扶持学科,通过学科建设构筑专业群落自身平台,形成学科自身优势。从表1可知,当时由于刚刚升格本科办学,学校本科专业数还很少,学科基础也相当薄弱,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常熟理工学院提出从师范为主向理工为主的专业结构转型,布局六大应用专业群有着殷切的社会期盼、扎实的内源动力和充足的现实基础。

(二)培育阶段:六大专业群结构基本形成(2004—2009年)

升本后,学校明确以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错位发展、符合定位、讲究效益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原则,以网络状建设、交错点生长的方式加快布局六大应用专业群。第一,坚持市场导向。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调整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把社会需求作为专业群布局的首要因素。比如以“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特色的苏南经济发展大量需要机械、电气类人才,学校发展机电工程专业群,设置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根据苏州光电产业发展形势,在电子工程专业群外延展光电部分,将“电子工程”专业群重新表述为“光电工程”专业群,发展了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第二,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与苏州地区其他高校错位发展,从办学实际出发明确专业群服务的产业链环节及层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之路。设置苏州地区首个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错位”从外延向内涵延伸,使之不仅体现在专业群及专业的名称和办学层次上,也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就业岗位和岗位群面向的差异上。第三,符合定位的原则,学校坚持以定位求特色,以定位求发展,以定位建群落。所有群落内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都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校地互动的基本战略为指引,强调“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办学理念,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和层次中,形成了区别于研究型高校、高职高专和其他本科院校专业群的定位特色。第四,讲究效益的原则,学校注重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相对而言,应用技术专业投入较大,师范教育、管理等专业投入较小。学校以理工为主,同时强调教师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为主要特色。学校布局机电工程、光电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应用技术专业群,同时也强调布局管理工程应用专业群,做精教师教育专业群,目的是在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应用专业群支撑以及拓展后续专业交叉空间的同时,使得轻重专业合理搭配,提高办学效益。2009年,学校作为全国第一所试点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评价“师范为主到理工为主的专业结构转型基本完成,六大应用专业群架构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学校的37个本科专业中,六大应用专业群共涉及23个专业,分布于工学(15)、管理学(5)、理学(3)三大学科。原本的师范教育专业通过应用性整合既作为传统优势保留,又部分纳入应用性专业群建设,有效支撑群落发展。

(三)深化阶段:专业集群的深化发展(2009年至今)

根据新的社会需求和学校新的发展阶段,结合2009年本科合格评估专家意见“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专业布局,形成相互支撑、优势突出的专业群”,常熟理工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机械、电子电气、信息、生物、材料、管理等应用学科专业群”六大重点发展领域。依据专业建设规划,学校按照群落状建设、选择性做强、结构性提高、交叉点生长的专业建设原则,继续深化专业群建设。首先,“群落状建设”。将应用性专业集群作为学校“十二五”以来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充分考虑新老专业与专业群的融合程度进行专业增设、改造、调整与退出。其次,“选择性做强”。学校对专业进行分类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于群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核心专业进行特色培育,形成一批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省内外一定影响力的优势专业。再次,“结构性提高”。通过核心专业辐射带动,专业群落结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2012年,五大应用技术专业群以专业(类)形式分别获批立项能源动力类(电子电气部分)、自动化类(电子电气部分)、计算机类(信息部分)、生物工程类(生物部分)、机械工程(机械部分)5个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专业集群效益开始凸显。第四,“交叉点生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群落自身发展,专业群内及群间生长出新的专业增长点,新布局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生物制药、功能材料、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专业。

历经多年的深化发展,专业群落出现新的变化:一是由粗放向细分方向发展,这是专业群数量和群内专业数的变化充分体现。以需求为导向,专业群通过新增专业、调整部分专业发展方向填平补齐产业链新需求,部分关联度不高的老专业逐步淘汰出群,专业群服务的产业链、创新链环节和层次更加清晰。如,机电工程专业群分化成机械制造和自动控制两部分,两者同时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不同环节,机械制造专业群主要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对接苏南地区电梯、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前端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环节。自动控制专业群主要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对接苏南现代制造业自动化测试控制的智能仪器、电气集成系统、工业机器人等设计开发制造环节。二是专业群间网络状结构更加明显。管理工程专业群分化出生产性和生活性两部分。特别是生产性部分的管理工程专业群发展在其自身群落得以丰富完整的同时,使得其他应用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自然延伸。如,机械制造专业群与生产性的管理工程专业群融合,构建了服务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商贸、物流、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环节的群落生态。新生的跨群专业使得专业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方面既作为光电工程专业群的新发展方向使其从传统的电子信息拓展了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光电工程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得到自然延伸;另一方面,以储能电池为核心应用新能源汽车领域,使得光电工程和机械制造两大专业群纵横交错,通过设置“太阳能及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课程模块方式服务两大专业集群。

三、启示与思考

常熟理工学院专业集群历经萌芽、培育、深化等发展阶段,其中的有益经验和不足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一)自觉做好专业集群的顶层设计

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专业集群建设是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将专业集群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充分体现了其在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地位。作为高等学校宏观层面的建设内容,专业集群建设需要综合分析外部环境与学校发展基础,站在学校整体层面顶层设计。2004年,常熟理工学院在广泛调研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深入分析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创新链,深刻总结区域高教生态,学校自身学科专业发展基础的情况下,依据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创新链具体环节,明确重点建设“机电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管理工程和材料工程”六大应用型专业群(教师教育专业群作为传统优势保留)。历经多年探索实践,学校师范教育专业当前规模较升本初数量减少一半(12个减至6个),理工专业增长两倍(10个增至30个),专业集群发展有效服务学校应用型办学类型定位和从师范到理工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常熟理工学院专业集群聚焦外部产业链变化调整需要以“先入群,后调整”的原则,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专业布局策略。2009年之前,专业集群主要任务是扩大集群规模,解决集群内部专业从无到有问题。2009年之后,主要任务是丰满并深化集群,解决集群从弱到强问题,提高整体建设水平。至“十三五”初期,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的6大应用专业群分化为8个,通过增设跨群专业,群与群连接的方式使得服务产业链的深度和长度得以延伸,常熟理工学院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专业集群结构体系逐渐完善(图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常熟理工学院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践行专业集群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并不意味学校专业设置完全覆盖区域所有产业集群的完整产业链与创新链,而是充分考虑区域内同类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和自身发展优势的情况下,根据区域重点产业集群的特定产业链、创新链具体环节布局相应的专业集群,推进优势资源集聚,充分体现差异化发展特色。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应用本科专业集群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本科高校两大永恒发展主题。从院校发展历程看,“新建期”的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水平亟待加强,同时学科建设因其本科属性自然成为重要建设内容。在有限的教育资源和精力下,新建院校破除传统高校发展思路,从两者的共性和联系出发,采取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能有效减少建设重复,提高资源效益。从专业集群建构角度看,对接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应用本科专业集群立足的根本。产业链本质是具有特定经济技术关联和时空布局的企业群结构。创新链是科技成果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链状结构。产业链居于核心基础地位,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价值提升,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促进两链协同融合是当前我国力促的现代产业发展形态,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不仅需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链,契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还需要围绕创新链布局学科链,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进行应用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这是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之需。从专业集群的发展特征看,亲产业性和学科性是应用本科专业集群的两大特征。亲产业性是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基本依据是职业属性,围绕和服务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应用本科专业集群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性是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出发,认为应用本科专业集群要突出学科属性,学科发展于专业集群建设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地方高校专业集群在亲产业同时需兼顾本科属性,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关系,防止单纯考虑市场需要的职业化和知识逻辑的学术化两种倾向。相同相近的工作对象、技术领域或者学科基础使得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建设要素共享融合成为可能。因此,学科专业一体化成为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处理两者关系的理想方式,专业群落因强有力的应用学科支撑更为久远的发展,学科建设因专业群落的人才培养得以落地。学科专业一体化历来是常熟理工学院处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的明确方式:在升本前后,学校提出六大专业群建设构想,同时着力布局重点建设学科与重点扶持学科,通过学科建设构筑专业群落自身平台,形成群落学科自身优势。在培育阶段,学校六大专业群落逐步形成,集群的应用学科从弱到强,材料学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优势开始显现。在深化阶段,学院应用型专业集群整体结构与专业优势不断涌现,获批“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类形式)、江苏省品牌专业、教育部、江苏省卓越工程师等各种专业项目,支撑专业集群的应用型学科亦得到长足发展,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获批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

(三)创新行业学院机制深化应用专业集群建设

产教融合是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同样也是应用专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内核。应用专业集群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从协同组织视角,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集群的外部力量,是推动集群企业从无序到有序集聚的重要序参量。协同发展是实现高校专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群共同前进的根本保证,而产教融合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衡量高校应用专业集群建设的优劣程度是要看其是否形成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2009年,常熟理工学院六大应用专业群架构基本形成,学校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应用专业集群的产教融合新机制。作为一所师范高专为主体升格的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面临着行业合作基础薄弱的现实困难,为适应转型发展、纵深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大力推进校地互动战略,积极主动寻求地方及行业协会组织支持。在总结和提升前期订单式、冠名班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前提下,2009年,学校在光电工程专业群内成立了首个行业学院——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随后几年,国际服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群),康力电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群)、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群)等行业学院相继成立。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以应用专业集群整体或部分核心优势专业为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学校主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三方共建共管的“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形成了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群),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共同建立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共同培育学生就业基地的“八个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通过行业学院建设,课程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与行业企业真实生产、技术和流程联系更加契合,应用性科学研究与行业企业真实技术创新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学科专业服务地方需要的能力更加提高,专业集群建设要素更加集聚,资源共享更加充分。行业学院创新了应用专业集群建设的合作教育模式,形成了产教融合机制,有效实现高校与行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