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与考核部
高教前沿
SANQUAN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教前沿
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05-18      浏览次数:102

摘要:设置产业学院是民办本科院校在生源竞争加剧、人才供给侧失衡、产教融合政策导向背景下,主动衔接产业链、校企协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院校特色发展的积极探索。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主要存在内生动力与外部支持失衡、内部治理结构混乱、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系统融合不畅、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不紧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多主体参与育人限制决策效率、教师队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欠缺、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定位不准确等。破解发展瓶颈,需要从完善保障激励和监督评价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师资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特色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问题;成因;对策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615日,全国共有普通民办高校756所,其中,本科层次民办高校434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占比57.41%。近年来,由于生源竞争加剧、人才供给侧失衡等因素,民办本科院校迫切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提升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内涵式发展转型,纷纷将设置产业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

产业学院初现于2007年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物产集团共同创建的物流产业学院,此后,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相继成立了几个产业学院。到2017年后,产业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期,福建省成立了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并遴选出5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广东省从本科院校中遴选出两批共26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含3个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项目)。随后,广西柳州市特色产业学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学院职教联盟等纷纷成立。期间,民办本科院校积极成立产业学院,截至当前,绝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成立了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是民办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其设置及运行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科学定位产业学院、合理设置运行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和产业的“双向共赢”,是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产业学院要思考的关键所在。

一、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生动力与外部支持失衡

在办学定位方面,绝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从办学初起即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有着天生紧密的关系。在办学属性方面,由于自筹经费、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办学的属性,民办本科院校经费来源匮乏,须重视办学效益,将市场需求和市场独特性结合起来将增大利益,因此,须聚焦社会需求开办相关专业。在治理架构方面,由于灵活的办学体制机制,民办本科院校敢于大胆尝试体制创新,更容易融合企业运行机制,与企业合办产业学院,其制度设计、学费收取、利益分配等机制更加灵活。加之外部转型压力,民办本科院校急需突破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与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须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生源减少、经费匮乏、就业率低等情况,相比公办院校,民办本科院校更为迫切地需要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

产业学院集院校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对接、深化人才供给侧改革等模式为一体,既有学校运行管理模式,又有企业管理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据调研,产教融合项目不仅对学生学业和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对毕业后薪酬及个人提升方面也更具有优势。产业学院与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治理模式有高度契合,深受民办本科院校青睐。

然而,目前出台政策缺少针对产业学院的细化扶持引导政策,产业学院配套政策滞后、产权不明等导致产业人才培养后劲不足;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产业学院运行存在诸多风险。民办院校缺乏有效服务平台,为企业创造效益有限,大企业数量稀缺难以满足院校需求,中小企业注重短期效益不愿参与合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与民办本科院校合作意向不强,深入合作少、高精尖合作项目少。与民办院校合作的企业,向学校收取高额项目费,并嵌入式收取服务费,加重学校及学生经济负担,且在新生学费收取时,容易导致收费舆情风险。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设置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内部设置动力与外部支持力量严重失衡。

(二)内部治理结构混乱

产业学院属于新兴事物,对于产业学院的制度标准、运行机制、设置管理等问题,由于没有成熟的模式以资借鉴,产业学院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形态各异。按合作要素归类,可分为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三种实现形式;按功能划分,可分为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三种类型;按照组织形式划分,主要有传统型、独立型和虚拟型三种构建模式。

传统型构建模式除了链接产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外,产业学院在构建模式上与其他专业二级学院一样,是隶属于民办本科院校的二级教学单位,具有实体化的组织机构和师资队伍,由学校统一聘任院长及教职工,实行与其他专业学院同样的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由于其二级学院身份,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院校一级行政干预多,未能形成独立的现代组织治理架构。

独立型构建模式的产业学院在治理模式上打破原有的院系组织结构,依托1-2个特色学科或专业,集成校内资源,对接区域重点产业。设立专门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产业学院院长由理事会聘任,组建独立的管理团队,代表学校行使相应权力,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该种模式最具创新活力,但是由于该种模式同时吸纳了具有明显经济利益诉求的产业资本和民营资本等群体,且尚不具备完善的成本约束机制,难以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的成本核算管理,运作成本高、办学效益低。并且在产权保护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多方博弈阻碍产业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虚拟型构建模式的产业学院依托民办本科院校内部二级学院的办学资源,与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合作,以人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和项目训练为载体,学院无独立师资,无名下学生,无实体化的教学或科研组织。该模式是大部分民办本科院校目前采取的产业学院设置模式。很多民办本科院校未考虑自身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盲目跟风创建产业学院,功能定位模糊、资源不足、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未有机融合,出现名实副、专业教育与产业教育“两张皮”现象。

(三)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系统融合不畅

产业系统以市场为主导、营利为目标、效率为优先、企业为主体,而教育系统以政府为主导、育人为目标、公平为主导、学校为主体,民办本科院校虽然对地方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把握相对灵敏准确,但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尚无统一标准,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系统融合不够顺畅。

一是专业设置供需偏差。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产业学院领域十分广泛,但由于办学层次、资本局限及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在实际操作中专业设置偏好低成本、低风险专业,专业应用性不强,同质化程度高,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的学科优势不突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不高,对接地方高端产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培养偏离产业,脱离市场,不符合地方对高端产业人才需求实际。

二是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不够深入,尚未形成专业基础课程与产业实践课程融合的课程体系,产业系统参与人才培养广度和深度不够。部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于学生区域性就业,而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的“假区域性”导致人才就业方向流于概念。如何通过完善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再升级”,是民办本科院校需要破解的难题。

三是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因民办院校普遍投入不足,限制了实践教学场地设备等的建设,产业学院教育教学多局限于课堂讲解、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教学形式,学生学业评价重理论知识考核轻实践动手能力评价,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产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不足,难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不紧密

在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实践中,产业学院尚处于培育萌芽阶段,且在为期不长的探索实践中,已有近一半的产业学院被迫转型或被撤销。很多产业学院仅链接一两个专业,规模小,投入大,对接产业单一,合作处于浅层次、松散型低水平状态,没有发挥出专业集群效应,服务地方辐射面小,人才培养达不到预期,造成校内资源浪费。

产业学院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同步,不能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各类相关组织机构,进而建立纵横交错、分工合作的网络关系,因此,难以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发展存在差距,对接地方高端产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与实现院校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愿景存在较大差距。

二、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一)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

 “产业学院”首次以政策文本出现是在2017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截至目前,涉及“产业学院”的中央法规有6个,其中,行政法规1个、部门规章5个;地方法规76个,其中,在2017年及之后发布的就有63个。产业学院本身是新兴的校企合作模式,其运行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2017年后密集出台了相关法规文件,推出相应项目扶持计划,但是,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民办本科院校而言,设置产业学院依然存在诸多政策障碍。

政策法规忽视民办本科院校的现实需求。产业学院高度依赖实践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用品购置、基地建设等方面资金持续性投入高,办学经费支出大幅增加,人才培养成本相对较高。而民办本科院校普遍经济实力、科研实力较弱,办学资源基础差、底子薄,高运营成本的产业学院将极大增加院校负担。2017年之后地方集中出台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文件,鼓励支持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但是主要集中在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地方政策一方面对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调整生均拨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对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采取奖励、补助或者财政、金融、税收、用地等优惠;另一方面支持高校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协同机制,联合培养社会需求紧缺人才;而对于资金压力大、办学实力较弱的民办本科院校,没有专门适用的法规政策进行实质性支持。

政策法规对行业企业激励支持力度不到位。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保持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而隶属于高校二级单位的产业学院,其本身的非独立法人属性在本质上与营利相去甚远。行业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于科研、教学、培训、人才输出能够破解技术难题、反哺企业发展。大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倾向于培养挖掘科研人才,对于与民办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性不高,并且很多企业与高职院校有更成熟的校企合作机制和更全面的政策保障,与民办院校合作设置产业学院收益低、风险高。因此,要促进行业企业与民办院校合作,需加大政策法规的激励支持力度。已颁布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中,除了更侧重于鼓励支持行业产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外,鼓励支持的措施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家地方层面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制度标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缺乏长期保障、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性。在地方颁布的产教融合相关法规中,主要在财税政策、金融和土地支持、建设试点等方面进行原则性支持保障,并且对企业的责任强调较多,对企业重责任轻利益,激励作用不明显,导致企业热度低或通过变向向合作院校收取项目费获取效益。

(二)多主体参与育人限制决策效率

民办本科院校决策机构主要由董事会成员和党委行政领导班子组成,主要来源于举办者、投资方、公办高校、政府、企业等,人员组成多元化。产业学院集合了院校、行业企业等广泛社会资源,决策主体同样多元化。产业学院“多元”决策主体及投资主体,形成育人主体的“多元化”。

在院校顶层设计层面,经常涌现大相径庭的两类声音:一类是具有高校管理经验的决策群体,普遍认为产业学院是基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办学规律、发展规律的一种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地方性、职业性特征导致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向高职专科院校靠拢,且产业学院建设管理经验欠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晚于高职院校,并且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融合成本高,加剧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的现状;另一类是实业出身的以举办者、投资方为首的董事会群体,习惯于从商业世界中获取质量管理标准和战略,对设置产业学院具有个人经验和喜好,意向较强,将产业学院定位于打通产教融合壁垒,打造特色优势、促进院校特色发展,实现变轨超车的捷径。

在产业学院合作主体层面,民办本科院校对传统人才培养规律有深刻认知和成熟经验,对产业学院的管理倾向于既有的管理考核评价标准;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敏的市场嗅觉,但与产业学院内部资源配置、具体执行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多争议,加之隶属于民办本科院校二级单位的产业学院法人属性发展方向尚未明确,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法律保障和依据,多主体参与育人,主体的主观偏向选择以及院校的客观实力限制,导致认识本位主义。产业学院面临着专业学院和产业学院能否有效联动、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能否有效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的同时能否兼顾办学成本等实际问题,限制了产业学院发展的决策效率。

(三)教师队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欠缺

民办本科院校的专职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公办高校退休教师和高校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生,只有极少数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等更是凤毛麟角。产业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十分欠缺。

在年龄结构上,年龄大的教师一般已具有教授、副教授等学术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再考虑向建设产业学院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刚毕业的硕博士生科研基础较好,倾向于走学术型路线,实践经历少,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在科研团队方面,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型导向,教师教学任务重,严重挤压科研时间和精力,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缺乏,普遍没有形成科研团队,高层次科研项目难以取得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承担行业企业科研攻坚项目,科研能力对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吸引力不足。在教师学历结构上,民办本科院校迫于办学评估、社会评价等各方压力,着力于培养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具有产业从业经验和行业影响力的实践型教师严重匮乏,很难建立起老中青结合的产业人才教学梯队。

由于缺乏培养师资的产业环境,生产和教学过程中缺少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很难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落到实处。加之学术型激励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度导向,民办本科院校具有产业从业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与兼职教师属于“弱势群体”,在自我身份认同上,往往缺少归属感和向心力,对产业人才培养改革发声微弱,很难引起院校的足够重视,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趋于边缘化,影响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制约产业学院的发展。

(四)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定位不准确

一是产业学院的设置缺少长远系统规划,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对产业学院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未综合考虑文化基础、地理区位、区域人才需求等因素,盲目跟风“热门”产业,与办学定位相符的产业类群在院校中数量优势不明显,不能形成集群发展态势。例如,近两年很多以文科类为主的民办本科院校大规模开设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但是,因院校既无工科基础,也未引进相关科研或产业资源,导致产业学院发展驱动乏力。

二是平台建设缓慢,很多产业学院合作仍然停留在书面协议签订和框架建立阶段;或是设置产业学院后,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缓慢;产业集群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和实质性推动,通过平台促进产教联动、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的作用未有效发挥。

三是产业学院设置趋同性问题突出。产业学院特色不明显,专业优势不突出,未形成特色产教融合模式和品牌,对区域产业特色发展推进有限,很难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产业链的主动融入。

三、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激励和监督评估机制

完善设置产业学院的相关政策法规。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0年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对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国家和地方要进一步完善细化产业学院相关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出台更加具体的产业学院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给予民办本科院校设置产业学院完善的机制保障,对产业学院的法人属性、管理制度、利益分配、保障体系等作界定,使产业学院建设有法可依、有序推进。政府部门加快放管服改革,扩大民办院校收费自主权,逐步实行市场调节,优质优价,允许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办学成本,自主定价,并加强事后监管。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完善民办本科院校与企业对接协同的保障体系。对民办本科院校学费让利企业等进行立法规范;对标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推进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支持的组合式激励政策。校企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正向激励和反向限制共同发力,激发企业参与办学活力。

加大对民办本科院校扶持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自2016年修订以来,迅速构建了民办教育发展的上位法律、国务院文件、部门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四位一体”的实施体系,为维护民办本科院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增强了民办本科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底气。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充分肯定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建立高等教育生均拨款分类支持机制,支持民办本科院校建设发展,促进其在人才队伍、基础条件等方面快速提升,增强民办本科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实力,推进产业学院取得实质性突破。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监督职能,建立分层分类评价机制,对民办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进行修订,将专业设置、教师聘任、招生制度、教学督查等结合产业学院特点进行更新;通过年检等措施,对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设置进行监督,完善监督、考核和退出机制,规范产业学院发展。例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除了德国政府严格控制专业设置、教学管理规则与考试条例外,各州政府还与学校签订目标协议,明确其发展目标、措施和手段,并对实施与达成情况进行检查,促进其发展,其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民办本科院校可设立专项咨询经费,通过第三方组织对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实时跟踪评估,建立“反馈—矫正”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布局,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产业学院运营风险。

(二)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组织架构

民办本科院校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思考产业学院的设置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治理结构。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产业学院相关规章制度及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学院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创收收入分配管理制度等,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激发产业学院的内生活力和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二是厘清产业学院的层级关系,避免层级结构不清产生管理内耗。理想的产业学院要具有校园、研发园、孵化园“三园合一”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双主体”的运行机制。可成立由董事会成员、校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产业学院负责人等组成的联席会议,加强决策层、执行层、教学一线相互间的战略研讨和沟通。综合考虑产业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思考产业学院是作为院校内部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试验田”或“管理特区”;还是与传统二级学院长期并存的二级教学单位;或是将其发展成独立于母体学校的民办院校。就目前来看,民办本科院校在短期内还是应将产业学院定位于相对独立的特殊的二级学院,实现“一校两制”管理模式,即传统二级学院仍按照原有模式运行,产业学院则按混合所有制、特别法人相对独立运作。例如,浙江树人学院目前已设置10个产业学院,其中“绍兴黄酒学院”将远期目标定位于发展为独立学院建制。

三是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如,设置“产学运营中心”等,负责产学运营、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建设等工作,对产业学院的发起、论证、决策及执行进行统筹,保障设置过程顺利实施。要依托学校资源,盘活资产,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和产业平台,获取办学资源和经费支持,增强民办高校自身的造血能力。及时掌握产业学院办学资源、竞争优势、师资结构、生源情况、地方人才需求等动态信息,及时向学校决策层反馈报告动态信息。

(三)加强产业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建设要转变传统用人观念,重点是要引进与产业学院对口的师资,注重其工程背景和实践技能,适当降低具有工程背景、双师双能型人才的准入门槛。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研发一线挂职锻炼,熟练掌握企业生产研发流程。优化绩效考核、评优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制度,对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进职称评聘改革,将产教融合育人作为考核量化指标,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推动业务精湛、素质良好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例如,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由软件企业将学校建在软件园区,并聚焦IT产业链,根据IT类专业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建起一支“双师型”“双薪制”“双岗位”的特色师资队伍。

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对接需求、跨界融合、开放办学”的思路,破解传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难题。“对接需求”是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需求,对接行业企业发展前沿,对接学生发展的需求。除了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独特的专业集群外,高质量的毕业生是提升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对传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方位重构和创新,以需求导向反向重构课程体系,将各方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培养能经受市场检验和历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通学生到工作岗位的“最后一公里”。“跨界融合”指的是将产业学院作为跨学科、跨专业综合平台,根据产业用人标准和学生实际,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紧跟行业发展,改造升级传统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根据重构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专业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发挥产业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协同发展。“开放办学”则要形成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外部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开放的质量保障体系。民办本科院校要以建设产业学院为抓手,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明确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责权利,推动企业全面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培养、科学研究,共享教学资源、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将产业标准和技术融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时更新优化课程内容,邀请具有丰富行业背景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将行业前沿知识、真实任务、真实案例带进课堂;聘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工作。

(四)着力打造特色,凸显产业集群效应

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思路灵活、体制机制束缚少,可以快速调动校内多方资源直接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在设置产业学院时,不能贪大求全,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办学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设置培育高水平、有特色的产业学院。

在发展定位上,要紧扣“应用型”“地方性”发展战略,精准契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地方产业特色定位学院特色,并结合人才需求趋势预测,明确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以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产业学院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例如,广东东软学院将产业学院定位于对接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与企业合作成立了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大数据产业学院、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学院等;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定位于向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先后成立公牛学院、慈星智能产业学院、新海学院,获得企业捐赠办学经费超过1亿元,其中,公牛集团捐赠3000万元用于支持校园建设、奖教助学和高层次人才提升;黄河交通学院定位于助力河南数字经济,成立鲲鹏产业学院;黄河科技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培养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应用技术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要树立市场导向理念,对现有专业进行归类整合,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推动专业交叉渗透、资源共享、相互依托,激发专业集群的竞争力,推进产业学院学科方向特色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在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内部资源分配要向产业学院倾斜,可设立专门发展经费,解决规模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集中力量建设1-2个高端、前沿、可视化的实验室或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对接的应用型专业链,发挥引领作用。

产业学院要将产业界、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整合起来,成立以产业学院为主体、政府为主导、行业为指导、企业融入的产教联盟,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对话平台,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实现教育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深入融合,凸显产业集群效应。例如,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白酒学院的特色发展过程中,于2013年组织成立“酿酒工程人才与技术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融合西部地区酿酒领域科研、教学、装备、生产等多方优质资源,为校、企、科研院所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共赢搭建合作平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联盟发展为由四川省酿酒所、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四川省酿酒研究所,以及五粮液、水井坊、泸州老窖、剑南春等40余家科研院所和省内外酒企组成,并与日本鹿儿岛大学烧酒教育研究中心、英国赫尔瓦特大学等院校合作的联盟队伍。依托联盟的优质产业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二级品酒师”“食品质量检验员”“白酒酿造工”“食品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联盟为企业提供人文及科技咨询、科研成果申报技术咨询、科研攻关、企业科研人才培养培训等,积极服务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