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与考核部
高教前沿
SANQUAN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教前沿
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治理的目标追求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60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的高速增长极大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但受体制、经费、生源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的发展质量远低于预期。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之际,民办高校需要与时俱进,从科学定位、重构治校理念、优化师资队伍、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驱动学科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地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以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走出一条民办“特色大学”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截至20221月,全国高等学校2845所,其中民办高校74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6.25%。民办高校“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尤其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起形成的规模效应,加速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进程,基本上解决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化需求问题。伴随“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设计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高等教育亦面临着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民办高校要转向并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与公办高校相比,其“任”更重,其“道”更远。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把握好机遇,“把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教育发展的行动自觉和内在追求,以高质量为统领,推动整体性流程再造、机制塑造和文化打造”,如此才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明确学校定位,把准特色大学的发展方向

所谓明确学校定位,即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多年来,我国部分公办高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型”和“研究型”错位发展,本以教学型为主的大学,却朝着研究型方向去发展;本来承担本科生培养任务的大学,却在压缩本科生招生规模,以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二是摆脱“特色”走向综合,虽然高校合并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但一些农业、医学、师范等特色鲜明的学院或大学却在高校合并过程中纷纷转向综合性大学,丢掉了“特色”,结果出现千校一面的大学面貌;三是地方普通院校的领导选择与其自身条件和发展定位不相匹配的发展目标,希望成为省内一流或国内一流高校,阻碍了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四是过分看重第三方高校发展评估和排名,将第三方评估作为声誉竞争和获取政府资源的工具,忽视了育人本质,迷失了发展方向。

部分公办高校定位不准的问题同样广泛存在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起步晚、基础弱,资金上要靠“内部造血”来维系。在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时,一些民办高校不重视自身优势,反而盲目照搬公办高校发展之路。无论是民办普通高校抑或高职高专,都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然而,受制度规约和条件限制,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分享“一流”高校建设资源,或是取得发达国家的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相平等的地位,这一目标在短期内很难达成。民办高校要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找寻发展生机,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科学定位即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合理定位即要切合学校实际情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2021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这两份文件明确了定位的价值导向,即“特色”和“质量”。对此,有学者认为,“特色是大学的品牌和优势所在,特色对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至为重要”,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特色更强和质量更优的内涵式发展”,因此形成、保持和做强特色是民办高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民办高校只有“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摆正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走个性化发展之路,这是民办高校应对严峻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重构治校理念,确保学校治理的科学有效

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亦如此。对民办高校来说,除科学定位外,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原则,慎重地重构治校理念,始终把握好“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两大主题。

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民办高校中,“以人为本”理念应体现在“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两个方面。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没有编制,没有归属感。有不少教师认为,编制意味着稳定和“铁饭碗”,因此他们只要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获取编制而离开民办高校;二是工作压力大,待遇低。学校为降低成本,将过多的工作量分摊到个人身上,付出与收入不对等。要留得住教师,必须从源头寻找办法,如可在“五险一金”及工资待遇不低于同类公办高校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的人事管理制度,增加对教师的吸引力。高等教育的价值及高校的功能就是发展人、成就人,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以生为本”。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求高校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民办高校坚守“以生为本”理念也就成为必然,管理者应尊重、关爱、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及自主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体验大学生活的紧张、有序、快乐和幸福,最终让学生成人成才,能够积极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以人为本”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项实践课题,只有付诸实践和产生实际效果才算是完成了治理理念的实质性转化要想实现预期目标,则必须坚持“依法治校”。民办高校要敬畏《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要将“依法治校”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来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护好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其教育主体资格。要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保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严格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民办高校要建立依法治校工作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依法治校制度的路径,为工作机制建设提供有利条件。要强化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推动管理者依法治校,提升民办高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管理工作的质量。依法治校离不开学校章程,因此,要强化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核心地位。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章程制定主体高度参与章程的制定过程,可聘请专业团队起草并不断完善章程的内容体系,再由上级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完善依法治校的配套保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教育投入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三、优化师资队伍,满足高质量发展内在之需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所大学的师资水平决定着这所大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胜任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证。优化师资队伍必须在结构、素质两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结构优化,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就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民办高校都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的情况,即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和外聘的退休教师占比大,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后多会选择跳槽,导致中年教师占比小。民办高校应在中年教师的稳定上下功夫,最终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合理结构,以免出现年龄上的断层。就学历结构来说,近年来民办高校所招聘的教师几乎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有博士学位的屈指可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因此学校可在高薪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年轻教师在职深造,或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培养一批年轻骨干教师,以培植学科建设与研究的新生力量。就职称结构来说,由于现行职称评审政策中科研成果“唯等级”甚严,导致民办高校的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为中级职称,外聘教师虽都是高级职称,但不属于全职教师,不均衡的职称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相符。因此,一方面,要适度调整适合民办高校的职称评审政策,让那些教学业绩突出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成果的教师有一种获得感和被认可感;另一方面,要将竞争激励机制纳入绩效或年度考核,用制度催生教师从事科研的内生性动力,形成从事科研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

其次是素质优化,包括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优化道德素质,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师”。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学校要充分“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又提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为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精神,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民办高校要严格遵循中央有关精神,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常抓不懈,通过师德师风课程建设及定期培训、师德师风征文及演讲比赛、树立师德典型及讲好身边师德故事、举办新教师入职与老教师荣休仪式等方式,来强化教师对“师德师风”的理解,并自觉践行意识,提升教师群体的崇高感、神圣感和荣誉感。

优化专业素质,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经师”。《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相对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优化教师专业素质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在学者型、“双师型”教师培养上下功夫。学者型教师也称专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位“教书匠”,还必须学会教学反思,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解决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双师型”教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只会讲理论而不懂得操作和实际应用,这是教师胜任力不足的典型表现。为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将同专业教师组织在一起,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合作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加强新老教师间的相互配合,达到携手共进的目的;二是打造教学创新团队,即以项目为引领,由企业技术人员、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与民办高校专业教师组成产教融合的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合作来实现三方共赢;三是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落实教师轮岗政策,派教师到企业、行政机构、科研机构或同类高校去兼职任教。请进来,即“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如此,既能提升教师的相关技术,又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

四、改革教育模式,赋能高质量发展载体手段

人才质量直接关涉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首先是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除常规教学外,还应在通识教育、完全学分制、开发选修课、学业导师制、双学位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在通识教育方面,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只是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建议全校统一实施为期一个学年的通识教育,至少是二级学院所有专业统一进行,然后再“二次填报”专业志愿,甚至是跨学科填报,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专业需求。在学分制方面,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在实施“非完全学分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提供给教务处的最终成绩都是百分制,教务处只是根据60分这个标准来简单地转换成学分;二是分数高低没有什么差别,最终获得的都是该门课程的既定学分,导致部分学生仅以不挂科为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为此,可充分借鉴国外大学的学分制经验,以学分乘以绩点的方式,鼓励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也允许并承认每门课程的成绩分布为“正偏态”而不是“常态”。在选修课方面,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选修课甚少,主要是考虑到教师资源短缺以及由此带来教学成本的增加。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应该根据专业发展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或开发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诸如资格证考试、小语种、科技竞赛、人文素质、国学教育、就业与创业等,这些选修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导师制方面,国家一直倡导在本科生中实施学业导师制,由于民办高校师生比相对较高,加上教师的流动性和课时成本较高,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从长远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成本,因此,宜在第二学年学生专业稳定后实施全员学业导师制,并以配套的考核及奖励制度做保障。在双学位方面,即便是国内公办高校,第二学位也都局限在本校所设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除外。除了传统的校内双学位外,民办高校可积极探索新方式,与国内外同类或知名大学进行双学位合作培养。

其次是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基地建设、本科生科研活动指导、研学旅行及社会实践等。在国家发布的相关教育文件中,无不重视高等院校的产教融合问题,而实训基地建设则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建有实训基地,或建在校内,或建在企业,但“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表现为建时热建后冷、政府热学校冷、学校热企业冷等,校企双方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实训基地对高质量发展及互惠共赢的重要性。建议校企双方本着真诚信任、合作共赢的态度,共同打造实体或网络实训平台,将中央政策落到实处,既要落地生根,还要开花结果。即,既满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求,又能为企业所需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人才,从而“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在提倡大众创新的时代,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精神,需要动员师资力量参与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各级创新课题;还可以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及实训机会,让学生自拟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研究。每年度可对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无疑会有助于大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养成批判性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民办高校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鼓励学院或社团组织研学旅行及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

再次是本科生管理体制的创新。目前比较流行的本科生管理体制是“书院制”,即打破学院及年级的限制,建构以书院为单元的本科生学习和生活社区,这是古代书院与西方住宿学院制度融合的产物。实践证明,“书院制”比传统的“学生公寓”制,更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人际交往,但目前真正实施的高校并不多。“书院制”运作初期会比较困难,因为涉及学校、学院、书院三方的分工与协调,如果工作有交叉就会出现冲突,基于此,应该对“书院制”进行准确定位,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如学院和书院都应属于学校二级机构,学院只管教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书院只管学生,包括学生住宿、社团活动、研学旅行等,即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开展各种活动。如此,可让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聚集在同一个书院大家庭内,通过日常接触和各种活动,充分历练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跨专业的思想碰撞,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学会用多学科思维及理论来解决问题。

五、重视科研创新,夯实学科专业建设基础

创新力是高等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院校的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的原始创新能力。对大多民办高校来说,提升创新力尤为重要和迫切,应根据国家战略及地方需求,重点抓好科研平台建设、学位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平台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生成科研成果的主要推力,更是打造特色研究的重要纽带。民办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一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或与相关企业联合创建实验研究基地,以此培育学科创新团队;另一方面遴选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以成就一批科研创新平台,并积极争取厅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的支持。

其次是学位点建设。民办高校的学位点建设起步甚晚,2012年北京城市学院、西京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和黑龙江东方学院5所民办高校获得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虽然打破了公办大学的垄断局面,但发展异常缓慢。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110.6551万人,在校研究生为313.9598万人,而民办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仅为1260人,在校研究生人数为2556人,分别占总数的0.11%0.08%,甚至抵不上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面,全国仅有一所民办高校——2018年成立的西湖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未对民办高校研究生教育提出要求,但强调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这为民办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即高水平办学。因此,民办高校必须积蓄科研实力,一方面可与有学位点的高校实施联合招生培养,一方面积极申请学位点建设单位,争取更多的学校和专业获得专业硕士及学术性硕士学位授予权。

再次是服务地方经济。大学与地方或城市是一种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关系,且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社会,要扎根本土办好高水平大学,必须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校转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且要求各地“应综合考虑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这对民办高校来说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民办高校要主动把握机会,一方面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发展研究平台,聚集双方人力资源,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与当地企业共建教育集团,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协同育人”。

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民办高校在经历规模发展之后,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办高校只有不等不靠、不比不攀,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不断更新治校理念,优化教师队伍,深化教学及科研体制改革,才能“以大学特色文化引领大学高质量发展”。